NIKON全幅廣角鏡頭的選擇:AF-S NIKKOR 20mm F/1.8G ED

AF-S NIKKOR 20mm F/1.8G ED

在NIKON廣角鏡的選擇上,真的是絞盡腦汁,標準鏡毫無疑問的就是等防手震版本的24-70mm(AF-S NIKKOR 24-70MM F/2.8E ED VR),泛用的望遠就是70-200mm二支挑一支,最後選了比較輕的小小黑(AF-S NIKKOR 70-200mm F/4G ED VR),至於廣角鏡嘛

看一下我的需求:

  • 不要D鏡,我目前沒有老鏡偏好,先備一支正常一點的,所以D鏡先排除,只看G鏡。
  • 我有在拍晨昏,而且拍很多,要能上濾鏡是基本需求。
  • 焦段需包含24mm以下。
  • 星芒要好看,尖到會被刺傷的那種愈好(?
  • 偶爾有室內拍攝的需求,光圈盡可能大一點。
  • 曾經入手過一顆A007,但因為對於對焦的精度和準度有疑慮,沒一個禮拜就脫手了,所以還是原廠鏡優先。

參考一下DxOMark對D810做的最佳變焦鏡評比,一開始就直接看原廠廣角鏡的部份(註:連結皆已失效):

鏡頭名稱濾鏡(mm)重量(g)N鍍膜最近對焦(cm)DxOMark評分價錢(USD)
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100028301999.95
AF-S NIKKOR 18-35mm F/3.5-4.5G ED773852828749.95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7768029251259.95
AF NIKKOR 18-35mm F/3.5-4.5D IF-ED773703322
AF-S NIKKOR 17-35mm F/2.8D IF-ED777452822
AF NIKKOR 20-35mm F/2.8D IF7758850

個人想法如下:

  • 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2007年上市,俗稱的燈泡頭,目前NIKON全幅鏡皇,無法上濾鏡以及不喜歡它的星芒(長短不一且尾端有些岔開)的關係,暫不考慮。
  • AF-S NIKKOR 18-35mm F/3.5-4.5G ED:2013年上市,光圈小了一些,加上是掃把星芒,不考慮。
  •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2010年上市,雖然有防手震是一個加分點,不過光圈真的是小了一點,星芒就真的不用提了,不考慮。
  • AF NIKKOR 18-35mm F/3.5-4.5D IF-ED:俗稱的銀廣角,2000年上市,不確定是不是還有生產,D鏡的星芒一般都不錯,但抗耀光能力及畫質會是需要考慮的點,且年份久遠暫不考慮。
  • AF-S NIKKOR 17-35mm F/2.8D IF-ED:俗稱的金廣角,1999年上市,D鏡,不考慮的理由同上。
  • AF NIKKOR 20-35mm F/2.8D IF:俗稱的鑽石廣角,這支就更老了,1993年上市,D鏡,台灣二手價格炒的太高,一樣不考慮。

這下慘了,好像沒有廣角鏡可以買?

某天也像往常一樣在廣角鏡海中挑選時想到,過去在CANON時用的廣角鏡是TOKINA 11-16mm F/2.8,雖然它是一支11-16mm的變焦鏡,但好像很少轉離11mm的那一端,於是開始往定焦鏡的方向找,終於讓我看到一顆跟著D750一起上市的新鏡,AF-S NIKKOR 20mm F/1.8G ED。

AF-S NIKKOR 20mm F/1.8G ED

來看一下規格,能上濾鏡,有抗耀光能力較強的N鍍膜,定焦算是畫質的保證(DxOMark評分是31分),重量輕也不貴,重點是星芒真的超級棒!還有個20公分的最短對焦距離,除了它不能變焦之外真的沒有什麼好挑剔。Mobile01上有這顆鏡頭的開箱及大樓

鏡頭名稱濾鏡(mm)重量(g)N鍍膜最近對焦(cm)DxOMark評分價錢(USD)
AF-S NIKKOR 20mm F/1.8G ED773552031799.95

在D810入手前一天,我就先買了這顆鏡頭,當時找不到水貨,連公司貨都很難找,打電話問了幾間之後都說沒有,最後在台南的弘陞入手!當時進去付錢後檢查一下外觀就走了,連測試都沒有,老闆好像愣了一下(我沒機身嘛)。

以下是實拍照

星芒和太陽芒

星芒和太陽芒是我非常在意的一點,高雄新光碼頭。(F/13, 25s, ISO64)

高雄新光碼頭

一些1:1的星芒照片,這顆的星芒真的很利!

星芒

香港中環IFC,干諾道中行人天橋,車軌╳星芒!(F/11, 1/20s, ISO64)

中環IFC

發現鏡頭不夠廣,要把大樓包起來只能直向構圖,但個人認為這邊用橫向構圖會很有氣勢。(F/11, 1/15s, ISO64)

中環IFC

太陽芒的部份,要拍出星芒或太陽芒的必要條件是縮光圈和點光源,點光源的部份可以自己利用建築物的邊邊或是構圖時將太陽放在樹葉裡來達成,成大校園。(F/14, 1/15s, ISO64)

成大校園

日本橫谷溫泉旅館旁,利用樹葉遮蔽的例子,不過遮成二個點光源,所以出現二個太陽芒。(F/16, 1/50s, ISO64)

橫谷溫泉旅館

日本飛驒高山祭之森,在室內開閃燈透過KBX柔光罩直打,上方燈泡算是點光源,手持縮光圈就有了。(F/8, 1/40s, ISO6400)

飛驒高山祭之森

日本豐田市,太陽沒有被雲遮蔽的時候也可以拍,不過通常地面會欠曝,但效果不怎麼樣,且需要拉陰影和降亮部做調整才不會一片黑。(F/16, 1/640s, ISO64)

豐田市

日本加賀市,同上。(F/16, 1/640s, ISO64)

加賀市

日月潭的向山遊客中心,當天雲層有些厚,就算利用建築物遮蔽,還是很難達到點光源的要求,所以太陽芒看起來稍嫌鬆散。(F/13, 1/200s, ISO64)

向山遊客中心

日本諏訪湖,一樣有些雲層擋住太陽,利用山做遮蔽,較鬆散的太陽芒。(F/16, 1/40s, ISO160)

諏訪湖

如果地面有水可以拍倒影的話,也可以試著抓角度拍出二個太陽,井仔腳瓦盤鹽田。(F/13, 3.4s, ISO64)

井仔腳瓦盤鹽田

台南大遠百,利用玻璃或金屬的反射也有機會成為點光源,但大部份都還是會變成數個點光源就是了。(F/13, 1/100s, ISO64)

台南大遠百

室內照

室內照需要在ISO和光圈之間取得平衡,1.8的光圈讓這顆鏡頭有更多發揮的空間,但有些時候需要注意景深範圍,不是所有主題都適合淺景深,該縮光圈還是要縮一下,日本合掌村的商店。(F/4, 1/40s, ISO1250)

合掌村的商店

日本合掌村,明善寺庫裡。(F/2.2, 1/40s, ISO1800)

明善寺庫裡

日本飛驒高山祭之森,在室內開閃燈透過KBX柔光罩直打。(F/2.8, 1/40s, ISO250)

飛驒高山祭之森

日本立山室堂內,打閃燈捕捉煙霧繚繞的感覺。(F/4.5, 1/250s, ISO1400)

立山室堂

日本立山車站(F/4, 1/40s, ISO720)

立山車站

室內如果沒有閃燈又手持攝影的話,除了控制景深外還是要注意一下安全快門,這部份NIKON的Auto ISO做的很好,日本桔梗飯店內。(F/4.5, 1/20s, ISO220)

桔梗飯店

光圈全開

即使光圈全開,畫質也不算太鬆散,日本豐田市的Hotel Toyota Castle房內一景(F/1.8, 1/40s, ISO280)。

Hotel Toyota Castle

這顆鏡頭最短對焦距離是20公分,適合拿來拍食物,但要注意一下景深是否適當(對焦距離短的話景深容易過淺)以及變形的控制(主體不要太接近照片邊緣),雖然後製軟體都有鏡頭描述檔可以校正變形,但不一定能校的回來,日本立山室堂的九宮格便當。(f1.8, 1/40s, ISO140)

室堂的九宮格便當

室外照

白天的室外照就沒什麼特別的,看一下之前拍的照片,日月潭朝霧碼頭槓龜的日出。(F/7.1, 25s, ISO64)

朝霧碼頭

離家很近的奇美博物館,拍日出很方便。(F/8, 2s, ISO64)

奇美博物館

日月潭文武廟,Pseudo HDR後製。(F/8, 1/60s, ISO64)

文武廟

日月潭玄光寺碼頭,Pseudo HDR後製。(F/9, 1/250s, ISO64)

玄光寺碼頭

也可以追焦,不過這張用1/30秒追,失敗。(F/3.5, 1/30s, ISO64)

火車追焦

今年五月去了一趟日本北陸地區,除了這顆之外,還帶了AF-S NIKKOR 35mm F/1.8G ED和AF-S NIKKOR 70-200mm F/4G ED VR,就以這顆出勤率最高,當時背了二機三鏡一閃,五天下來真的覺得腰快一閃,以後出門可以考慮只帶這顆和AF-S Nikkor 28-300mm f/3.5-5.6G ED VR,日本金澤兼六園。(F/5.6, 1/40s, ISO80)

金澤兼六園

位在白川鄉的世界遺產,合掌村,當時五月多到那邊,感覺就像春暖花開的,冬季到合掌村的話可以體驗雪景,著名的合掌村點燈就是在這裡。(F/6.3, 1/320s, ISO64)

合掌村

上高地,大正池,一個去北陸一定要去的地方,那裡的美,至今仍相當地懷念。(F/4.5, 1/320s, ISO64)

大正池

名古屋市中心的電視塔,電視塔下面就是榮地下街。(F/4.5, 1/320s, ISO64)

名古屋

馬籠宿(F/3.5, 1/250s, ISO280)

馬籠宿

本次旅遊的重點,立山黑部,這是在立山雪牆旁。(F/7.1, 1/400s, ISO64)

立山雪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