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雖然寫著「交車後一個月的用車心得」,但到發佈文章的當下已經變成一個半月了。
本文在述說心得的同時會穿插一些照片,文字內容與照片不一定有直接關聯。這些照片大部分拍攝於自家車庫,因隱私考量,若背景佔比過大,我會將背景替換,但車身的反光則不一定會特別處理。
家裡原先的車輛配置是一台中型休旅車(SPORTAGE)與一台小型掀背車(PICANTO),隨著孩子漸漸長大,PICANTO 的後座空間已顯得不足,也意味著它的階段性任務即將告一段落。
太太某天突然跟我說一年之內把車換掉好了,當下我其實也不知道該換什麼,不想吃BENZ這枝回頭草,KIA也沒有適合且近期有改款的車型(拒絕傳統手煞車),隨便看了幾個品牌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本以為看看再說好了,後來看到不知道哪裡跑出來的Peugeot 408,眼睛瞬間一亮,有種「就是它了!」的直覺。隔天在一連串的巧合下,我們下訂了25年式408 GT Premium,迷戀藍無天窗的版本。這次從決定換車到完成下訂前後不到24小時,以前買車還會掙扎一下,這次直接不演了。
不過還好當時寶嘉聯合代理的另一個品牌Alfa Romeo還沒上市,不然大概就要多花100萬換Giulia Intensa(然後再被吊一次牌)。
車子是就近在台南經銷商上尚汽車下訂的,因為(堅持)是一連串的巧合所以我事先並沒有預設要找哪一位業務洽談,當天跟我接洽的是值班業務小駱,我覺得他還不錯,原因是
- 不會硬湊著要跟你聊天而感覺太囉嗦
- 請他幫忙都做的很到位
- 會即時回報狀況(比如8/2台南大豪雨時一早就回報廠內無淹水)
- 沒有給我強迫推銷的感覺(雖然大部份都是我在點菜)
- 有些建議真的滿實用的(要加購延長保固及加保代步車險)
- 沒有什麼被隱瞞或是被欺騙的感覺
- 不確定的事情會確認後再答覆
- 偶爾會嘴個二下我給予高評價的SPORTAGE
車輛到經銷商之後,因為當時正值3008和5008剛上市,寶獅經銷商各個人仰馬翻,後面又遇到楊柳颱風,再加上我本來是要做鍍膜結果改包膜,所以這台車在經銷商那邊整備時間比較長一點。過程中幾個時間點大概是
- 2025/6/29:車輛下訂付訂金
- 2025/7/2:車輛到港
- 2025/7/17:車牌結標
- 2025/7/23:車輛抵達經銷商 / 驗車 / 轉帳付尾款
- 2025/7/30:車輛領牌 / 保險生效 / 貼隔熱紙
- 2025/8/6:送往達特做包膜
- 2025/8/14:安裝行車紀錄器
- 2025/8/15:交車
這台車的優點很多車評、車友和懂車(或不懂車)的網紅都已經講過了,我就不多提了。來講講交車到現在一個多月,幾個讓我覺得意外的地方,意外有好有壞,沒有完全貶低的意思:
原廠配置相當均衡且已經夠用
動力雖然真的不算充沛,但對得起它的定位和售價,在這個動力基礎下,底盤、懸吊和煞車的配置相當均衡,日常使用已綽綽有餘,在408這台車上我並沒有想要升級什麼系統的念頭,連換一個制動力較好的來令片也沒有。
三缸引擎因三活塞的設計缺少對稱活塞,引擎運轉時在慣性平衡上較不完整,因此本來就會比雙數汽缸設計的引擎更容易產生震動。推測由於408採用P2 Hybrid的架構,起步時由電動馬達提供輔助驅動,一般行駛也能在特定條件下以純電模式運轉,讓汽油引擎介入的時間和頻率降低,因此實際駕駛時我幾乎感覺不到三缸引擎特有的震動。
我對音響的好壞沒有什麼鑑別力,車上的音樂也就是Youtube Music的串流音源,透過CarPlay無線播放而已,將設定調成動感、高頻7、中頻1、低頻2然後中心音場往前2格,我覺得聽起來還算是滿舒服的。
多虧了雙層玻璃,408隔絕車外噪音的表現很好,不太需要再額外做隔音。在不開音樂的情況下,大概只剩引擎聲、些微的胎噪聲還有那該死的車門與中控台的共振異音。不過單就異音而言,408比GLC好多了,GLC異音的來源多到可以組交響樂團,當時GLC交車後的幾個月都在做各種異音的修正。
ADAS可能會熱到當機
車友們的結論是高溫可能會導致車道維持系統出現失效警告,尤其在前擋風玻璃上方的ADAS模組受到陽光直射時更容易發生。408車主群組裡歸納出兩個解決方法,我交車至今也一直照著做,目前都沒有遇到因高溫而當機的情況。
- 車機螢幕上方的冷氣出風口往上調到底,ADAS模組的塑膠殼有開孔,吹過去的冷氣可以幫ADAS模組散熱。
- 二段式啟動車輛,讓車輛的電子設備完全啟動後再啟動引擎。
二段式啟動車輛,是指上車後先按下「啟動鈕」一次,開啟電子設備並等待各項自我檢測完成,然後踩下煞車並再次按下「啟動鈕」發動引擎。這個過程就像用鑰匙啟動車輛一樣,會先經過 ACC 與 ON 的階段,最後才轉到START啟動引擎。
小盤徑的雙平把方向盤和駕駛取向的座艙設計
方向盤絕對是我最滿意的部件。縮小直徑的設計讓轉動時所需的手部移動更小,轉向回饋因此更加靈敏,同時也減少雙手移動幅度,提升操控速度。
再搭配方向盤下移和儀表上移的設計,駕駛可以從方向盤上方直接讀取儀表資訊,而非透過方向盤觀測,不僅降低視線遮擋,也縮短視線在擋風玻璃和儀表板之間的移動距離,整體帶來兼具運動感與駕駛便利性的體驗。
懸浮式的儀表板也是讓我覺得很有趣的設計,底層的資訊顯示於儀表板螢幕上,懸浮層的資訊則是透過儀表板上方的另一個螢幕投射在一片傾斜的壓克力板上做出懸浮的效果。這片壓克力板很嬌貴,千萬不要隨便去碰它,有灰塵強迫症的人要懂得忍耐,不然可能會從灰塵變成刮痕。有車友在壓克力板上貼保護貼,說不會影響懸浮層的投射效果。
沒有通~風~座~椅~
通風座椅可以說是一旦原廠沒有開發或購車時未選配,後續改裝幾乎不可能的配備。在台灣南部開著 408 行駛時,背部與臀部確實容易感到悶熱,所幸 408 的冷氣夠給力,還不至於悶到出汗。除了外掛式的通風椅墊外,幾乎沒有其他解法。更有趣的是,408 反而標配了在台灣氣候中幾乎派不上用場的加熱座椅,大概只有寒流來襲時才有機會順便測試它們是否正常運作。
油耗比預料中好一些
當然不是跟官方數據的21km/L比,台灣南部的夏季能開到超過20km/L都是神的領域。熄火後儀表板會顯示本次用車的旅程統計,左邊的百分比是純電行駛的比例,右邊的油耗是本次用車的油耗計算,剛交車時我要找這個資訊一直找不到,後來才發現要熄火後才有。
我平常單人用車時沒有關閉怠速熄火、冷氣風速開在2-3格、冷氣溫度設在22-23、冷氣開車內循環模式和選擇標準的行駛模式,通勤的距離高速公路和平面道路各半。結果新車第一桶油的油耗低到讓我覺得好像買到純油的版本,油耗大概只有9~11km/L而已,第二桶稍微進步到10~14km/L,後來1000公里回廠保養時有更換機油,現在大概13~19km/L左右,取決於塞不塞車。
滑行到停下來的距離比純油車短很多
因為採用了 48V 輕油電的動力架構,煞車時會把動能回充到 48V 的鋰電池裡,所以在放開煞車滑行時,滑到停下來的距離和純油車相比會短上不少,減速感相當明顯。不過它也沒誇張到像純電車那樣可以靠單油門踏板行駛,只是一開始需要拿捏一下滑到停下來的距離。
輪速差胎壓警示
408 配備的是胎壓警示而非胎壓偵測系統,車輛無法直接顯示當前胎壓數值,只能在胎壓可能不足時發出警告,提醒車主檢查。這種輪速差胎壓警示的原理,是當胎壓下降導致輪胎變形、有效滾動半徑變小,在相同車速下,胎壓較低的輪胎轉速會比正常胎壓的輪胎更快,系統便藉此判斷胎壓異常。
我打算加裝 ORO 的胎壓偵測器,有二種型號正在考慮:
- W417-TA2是給Peugeot使用的盲塞式型號,可安裝在方向盤左下方的盲塞孔上,但目前尚無 408 專用支架,且需要拉線供電。
- W427-A是具有獨立顯示器並內建太陽能充電板的型號,優點是免拉線及可自由擺放,但缺點就是車上會多一樣東西,且必須曬太陽或透過 USB 充電。
沒有副駕駛座中控鎖
以前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就副駕駛可以在座位上做上鎖或是解鎖的動作?但開過GLC和SPORTAGE當家庭用車之後就會覺得這個功能真的很方便,優雅很重要,副駕駛不用在前座爬來爬去,但在原廠樣式下,本題應該無解。
冷氣溫度沒有實體轉盤可以調整
對於要利用觸控才能調整車輛的重要設定這件事,我是有些不以為然的,這種毫無手感可言的操作方式有可能導致意外的發生。408有一個調整音量用的實體轉盤,但方向盤上也有實體按鍵可以調整音量,怎麼不把轉盤留給冷氣溫度控制,若要調整冷氣的溫度且車機畫面上沒有相關按鈕時,只按一下空調的實體按鈕或左右滑動車機螢幕把車機畫面切到空調頁面,都不是很直接的操作方式但無解。
較小的後窗視野
斜背設計的車輛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從一開始不習慣現在也慢慢習慣了。如果對電子後照鏡不排斥的人可以裝電子後照鏡,這樣視野會寬很多。
找不到後雨刷的開關
因為408根本沒有後雨刷,某次下雨開車時找不到後雨刷的開關才發現這件事。雖然聽起來像在搞笑,實際上也滿好笑的,但對於使用電子後照鏡的人可能要注意一下,如果電子後照鏡的後鏡頭裝在車內的話,下雨時有可能會被雨水遮擋視線或是出現光源暈開的情況。
特殊規格的輪胎
205/55 R19的輪胎本來選擇就不多,原廠配胎是Michelin e-Primacy系列,性能表現不錯,只是價格稍微偏高。如果想省一點,可以考慮Nankang SP9。另外,也有車友會改用225/55 R19,這樣可選擇的輪胎會更多,不過我自己沒有嘗試,也暫時沒有打算這樣做。
結論
408對我來說,是一輛我給予很高評價的車子,雖然當初買它有點衝動,但還好並沒有後悔。還在觀望的人請繼續觀望,反正下一批好像是明年的事了?要準備下手或還沒交車的我給個建議,延長保固跟車體險買好買滿,乙式車體險雖然貴很多,但408的零件價格並沒有想像中親民。